澎湖的第二天....起個大早要準備搭船跳島之行!
老大一大早就自己爬起來去魚市場,買好吃、新鮮的小管
在我刷完牙後,睡眼惺忪中塞了一口小管給我吃......
是說真的很新鮮...只是剛起床就吃海鮮,真的不是我的STYLE~(起碼也讓我喝個東西後再吃吧~~~)
早上用完飯店的早餐後,徒步走向南海旅客中心(約5分鐘),準備搭船出發!
一大早,天氣就超級給他熱......雖然船艙有冷氣,但是我還是喜歡海風吹阿~~
所以選擇了上層的座位.享受陽光、海風 經過約一個多小時,就抵達七美島!
今天的交通工具都是機車,所以一抵達就趕緊到報到處領車,
這次船票+島上交通工具的作業都是由租車公司幫忙協助預約,
但是建議還是要跟租車公司提醒,要租白牌的機車......
因為這次租到的是綠牌的電動車,所以在爬坡之類的其實都很吃力.....
(由馬公出發-七美<可停留約2.5H>-望安<可停留約2H>-馬公)
第二日: 七美(七美人塚,七美燈塔,望夫石,小台灣,雙心石滬..)→望安(網垵口海灘,花宅<中社古厝>...)→澎湖市區
七美人塚:
七美人塚是位於台灣澎湖縣七美鄉南港村的旅遊景點,紀念七名因逃避倭寇追趕而投井自盡的女子。 (來源:WIKI)
其實只在外面拍拍照片而已~
再往前方一點點就是七美燈塔了,
因為無法進入,所以也是拍個照片就離開了~
七美嶼燈塔(又稱七美燈塔和南滬燈塔)位於澎湖群島七美嶼上、興建於1937年,是澎湖所有燈塔中最後興建的一座。 (來源:WIKI)
其實沿途上的風景真的很漂亮,尤其天氣又很好~所以拍的照片都會是藍天白雲,
在加上白色的建築,整個就很像在希臘的感覺,雖然太陽很曬,但是騎著車涼涼的風,是挺舒服的!
望夫石:(來源:沿著菊島旅行)
- 七美的男人在以前大多從事捕魚行業,捕魚台語叫做討海,跟大海討一口飯吃的意思,如此的謙卑就是因為在茫茫大海中充滿了無數的危險艱困,很多人一出海就回不來,也因此七美以前又被稱為「寡婦之島」。相傳在望夫石附近住著一對恩愛的夫妻,男討海女作山,生活美滿,有日丈夫出海捕魚後,照例妻子在傍晚就到海邊等著丈夫歸來,可是這回似乎有所蹊蹺,等到深夜猶不見夫婿的船影,女子焦急地等到天亮,還是不見丈夫歸來,第二天、第三天,她就這樣持續地等下去,一刻鐘也不肯離開海岸,過了三、四天後,當島上的人過來探望她時,他已經倒地不起。後人將她安葬於海邊,說也奇怪,海邊的石島竟然慢慢幻化成人形,包括頭髮、身體、雙腳,更傳神的是連小腹都是懷孕女子的小腹,望夫石的傳說於是不脛而走。
有看出來頭,身,腳 在哪邊嗎?~要仔細看喔!
這邊也有個涼亭,可提供休息,涼涼的很舒服!
沿路上有石獅風景區,牛姆坪,龍埕海蝕平台..等等風景,
我們都是看到漂亮的風景,就停下車來拍個照之後再出發,
較為重點的景點,我們才會多花些時間停留,因為船的時間是有限制的!
小台灣: (來源:WIKI)
位於臺灣澎湖縣七美鄉七美嶼東部,為天然海蝕平台。小臺灣因退潮時,海蝕平台類似臺灣島輪廓而得名。與雙心石滬並列為七美熱門景點。
能把石頭修整成這樣的維妙維肖,應該只有大自然的力量了!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起來,都超級像台灣的!
甚至有人說,連龜山島都有出現~有看出來嗎?!
石滬:
為澎湖的一種人與大海相互依存的捕魚方法,因有兩座心狀石滬而得雙心石滬美名。原理為利用潮汐起落,在潮間帶堆砌兩道長圓弧形堤岸,從淺水處一路延長至深水處,在深水處盡頭向內做成彎鉤狀。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進入石滬中覓食海藻;退潮後,石堤已高於海面,魚迴游至捲曲處被阻,困於滬內,漁民藉此捕捉漁獲。 (來源:WIKI)
雙心石滬:
1937年顏恭先生在七美打造這座石滬的時候,或許心中盤算的是可以在冬季增加多少魚貨維持家庭開銷,萬萬沒料到幾十年後的雙心石滬,會成為廣告業者取景、政府觀光形象行銷以及無數戀人來到岸上許下諾言的熱門景點。(來源:沿著菊島旅行)
在七美島上繞一圈,回到港邊還有一些時間可以在便利商店休息一下,
不過天氣太熱的關係,便利商店聚集了很多人~
我想這個時候,最好賺的就是飲料&冰品的商家了吧!
休息一下就準備上船,前往望安嚕!
從七美-望安 約50分鐘,
望安比七美還小一些些的感覺,
但是小歸小....以前的印象是沒有大巴士可以做,
因應旅行團,兩個島上都有大巴跟中巴可以搭乘
不過....我們是自由行,所以就騎機車繞島嚕!
望安第一站 網垵口海灘
一看到沙灘...就只想衝下去泡水阿~~~~~
實在是熱到爆,所以老大就不顧一切的直接泡下去.....
因為沒另外帶衣服,所以我只有雙腳插入水裡浸泡,
真的很舒服阿~~~~~~~
連狗兒都一起了呢~~~
浸泡了一會,讓自己溫度降低一些後,繼續下面的行程,
中社古厝:(花宅聚落)
從雍正五年至光緒21年日治以前,均屬台灣府(光緒13年後改隸台南府)澎湖海防糧捕廳水垵澳花宅社。日治以後,明治28年改屬台灣總督府澎湖島廳水垵澳花宅社;明治30年改為澎湖廳網垵辦務署水垵澳花宅鄉;明治31年再改為網垵出張所水垵澳花宅鄉;明治34年又改為網垵支廳水垵澳花宅鄉;明治42年又改為網垵支廳網垵區水垵澳花宅鄉;大正9年,澎湖廳併於高雄州(澎湖郡),再改為望安庄花宅(大字單位);大正15年,再設澎湖廳,網垵支廳改稱望安支廳,轄望安庄,花宅大字單位仍為所屬;民國35年,廢大字設村,以其位處望安島中部,改名中社。
中社村原名「花宅」,位於澎湖縣望安鄉的望安島上。「花宅」以港灣之名初見於1695年的《台灣府志》中。「花宅」因地形像一朵花而得名,若從外海遠眺,高低山丘環繞,宛如花瓣環拱花心,先民乃將其命名「花宅」。
中社村之古厝群(傳統閩南聚落)被列世界一百處瀕臨滅失地點,目前已正式登錄為文建會之「古厝保存區」 (來源:望安鄉公所)
花宅聚落目前還是有居民住在這邊喔!
所以來這邊參觀的觀光客人們,請記得要降低大家的音量,
不要大呼小叫~大聲喧嘩喔!
這邊的建築真的很厲害,據說大多是咕咾石,黑石頭,灰泥為主,
房子卻很堅固的存在著,真的令人敬佩!
看完了花宅聚落,沿路上一直順著路前進,很快的就回到了港區,
時間也很快的要準備搭船返馬公了!
整個海上都看到小島,有的有住人,有的只是立在海上,
想想~這個世界真的很不可思議,能夠從海中冒出這麼多的小島!
回到了馬公之後,開始覺得有點餓了(因為天氣太熱,在望安跟七美.除了水&飲品以外....一點都吃不下),
但是遊客中心附近沒甚麼店家,所以決定回飯店看看&休息!
到飯店後,決定在一樓稍微吃個點心,再回房休息一下,
晚一點再去馬公市區晃晃嚕!
仙人掌果凍
稍微休息片刻,繼續驅車往馬公市區去閒晃嚕!
這次沒有去小吃區閒晃,因為車子不是很好停,
所以就停的稍微外圍一些,然後走進熱鬧的街道,
逛逛老街,買買名產,吃個排隊的刨冰,然後到觀音亭晃一下
一整天在外奔跑,大家都累了~
決定買個澎湖有名的小管米粉回飯店吃!
但是其實熱的有點吃不太下,只有阿姨他們買,
送他們回飯店後,在繼續往山水海灘去,
晚上的海灘~真的很暗........所以都拍不出美景,
也因為忘了帶腳架最重要的零件,結果也無法拍星星......(我想這是給我下次再來的機會^^)
回到飯店後,吃點東西就呼呼大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