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
從4.5月開始就熱到個不行,連中午出門吃個飯都滿頭大汗。
更別說是去海邊曬太陽了 
但是~~~~因緣際會之下,決定跨出第一步往夏日澎湖出發!!!!!
住宿的部份有贊助,所以此行只需要自行負責機票+當地交通費+餐食等
真的很感謝公司&飯店 贊助!
 


2016.06.25
搭乘GE航空 09:50出發,也許是星期六所以路上都沒車~基本上是一個小時前抵達機場就好,
當天卻不到8點就到機場了~~(搞得很像是要搭國際線的感覺,好想睡阿~~~~~)
距離前次搭國內線應該是......國中或是高中時期了....睽違已久的國內線,真的很令人興奮!
IMG_7042.JPG
DSC_0737.JPG
當飛機飛上空之後,從窗邊看著台灣每個地方,真的很漂亮~
因為國際線都是直接一直往天上飛,往海上飛 所以都看不太到台灣本島的景色,
但是國內線飛得沒這麼高空,所以俯瞰本島的景色,真的很不一樣
DSC_0738.JPG
IMG_7045.JPG

再降落馬公機場時,從窗邊都會看到一些不能拍照的警示,所以抵達馬公機場就都不太敢拍照片~
出關後,就先去親戚介紹的租車公司領車,一出關就看得到喔!!!
原本預計抵達後要去用午餐的,因為大家都還不餓,所以就先一路往西嶼跑嚕!
第一日路程: 鯨魚洞-午餐清心飲食店-漁翁島燈塔(西嶼燈塔)-大果葉玄武岩-二崁古厝-澎湖跨海大橋-通樑古榕-沙港(晶翔號夜釣小管)-飯店

鯨魚洞 -來源維基百科
 

地質

  • 鯨魚洞原為一玄武岩地形,後經海蝕作用,貫穿為一道海蝕拱門
  • 高約7.8公尺,退潮時,能進洞內觀潮聽濤;潮大時,可欣賞巨浪拍打洞口的景象。
  • 鯨魚洞東側現有兩根海蝕柱,原為海蝕拱門,因頂上玄武岩崩塌而成。
  • 在柱狀玄武岩下方,有一層淺灰質砂岩層,兩層之間夾著厚約10公分的煤層,屬劣質泥炭,混有木炭碎片及摻雜灰色黏土。形成原因為潮水將外地植物帶來這裡堆積,被玄武岩覆蓋,經地層變動後生成

DSC_0762.JPG

DSC_0763.JPG

DSC_0765.JPG

DSC_0768.JPG

熱熱的天氣就只是會令人一直狂喝水..
雖然水灌肚會飽,但是經過了有名的餐廳,
還是要停下腳步..喔不是,是停下車子進去大吃一餐
出發前在網路上有搜尋過澎湖美食,雖然也不確定會不會吃到,
但是都會記著做參考!
這間餐廳據說第一代老闆是蔣經國總統的民間友人,
常常有很多官員都會到這邊用餐,現在也很多觀光客的到來,
建議用餐人數很多的狀況下,請先跟店家訂位~或者是現場排隊候位喔~
IMG_7061.JPGIMG_7060.JPG

用餐後~雖然很不想離開冷氣房,但是還是要繼續下個點-漁翁島燈塔(西嶼燈塔),
漁翁島燈塔(Pescadors lighthouse)(古稱「西嶼塔燈」,「漁翁島燈塔」係關務司英國人荷蘭人所稱)位於臺灣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西南端吃仔尾上,地址為:88143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195號。為臺灣最古老的燈塔,屬中華民國交通部航港局管轄。本燈塔下轄有3座燈塔燈杆,即查母嶼燈塔 、浮塭燈杆海墘岩燈杆 (來源:維基百科)

停好車之後,往燈塔方向前進時,兩邊有營區,也有阿兵哥在站崗,所以路上不太能拍照,
等靠近燈塔後才能開始拿起相機拍照!

DSC_0778.JPG

DSC_0779.JPG

DSC_0780.JPG

DSC_0781.JPG

DSC_0782.JPG

DSC_0784.JPG

DSC_0785.JPG

DSC_0786.JPG

DSC_0787.JPG

 

 

DSC_0790.JPG

大果葉玄武岩
介紹:

  • 所謂的柱狀玄武岩是指熔岩流爆發後遇到海水快速冷卻收縮凝固成六角狀的玄武岩,這種地形在澎湖非常容易看見,最有名氣的就是桶盤嶼的柱狀玄武岩,其實在大菓葉海邊也有一大片這樣的柱狀玄武岩,顏色較黃,但因為長年覆蓋於表土下,所以節理保持得相當完整。
  • 大菓葉柱狀玄武岩被發現的過程非常特殊,日治時期為了聯絡西嶼跟馬公間的海上交通,所以決定在大菓葉海邊闢建碼頭,設交通船往返西嶼和馬公之間,當時就在柱狀玄武岩所在的位置開挖石塊泥土去填海造港,才意外地讓這片沈睡千年的柱狀玄武岩露臉。

*來源:沿著菊島旅行
 

 

DSC_0797.JPG

DSC_0799.JPG

IMG_7068.JPG
*牛心山
牛心山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為澎湖古八景之一。遠遠看外形酷似牛心,故名。原一與西嶼鄉分離的玄武岩方山地形,後經海水堆積作用和陸地相連,是一陸連島。 在夕陽餘暉下,牛心山頂天空上變化著詭譎的光影,別名「魔鬼山」;與美國一巨石魔鬼石同。 (來源:維基百科)

二崁古厝
二崁古厝位在澎湖西嶼鄉,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為陳氏家族所有的古厝,建於民國前一年,歷經兩年才完工落成,相傳建於「牛臍穴」之上,是一座融合閩南風情及二崁特色的「兩落八櫸頭」閩南式大厝,用在地的咾咕石及玄武岩作為建材,並裝飾有彩繪磁磚、石木雕刻、泥塑及交趾陶等傳統工藝藝術,莊嚴簡樸卻不失當地特色,經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來源:玩全台灣)
 

DSC_0811.JPG

DSC_0814.JPG

DSC_0815.JPG

DSC_0816.JPG

DSC_0817.JPG

DSC_0821.JPG

DSC_0822.JPG

在二厝古厝裡面,有很多古厝以外,也有特色店家,杏仁茶,土豆粿,南瓜粿....等等
而且牆上都有很多有趣的諺語或是唸褒歌....有些還念不太出來~
真的很特別的小地方~

繼續往馬公方向走,就到了著名景點跨海大橋
是一定要留下紀念的阿~~~

澎湖跨海大橋連接澎湖群島之中的兩大島,白沙島西嶼島,是澎湖群島主要交通要道之一。在首次興建好的初期曾是東亞一帶第一座跨海大橋。此橋於台灣公路編號屬縣道203線
建橋之初長度約為2,160公尺,改建後長度約為2,600公尺,是台灣最長的橋。(來源:維基百科)

 

DSC_0824.JPG

DSC_0832.JPG

 

過了跨海大橋後,就是有名的仙人掌冰了~
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吃易家仙人掌冰,
不過老大說,他之前吃的冰呢~是在通樑古榕旁的商家吃的喔!

IMG_7077.JPG
通樑古榕
為一株樹齡達300多年(自明朝永曆27年(1673)之際),氣根近百條的古榕樹。位於台灣澎湖縣白沙鄉通梁村保安宮前廣場。地近聞名的澎湖跨海大橋附近,與西嶼鄉橫礁村 (來源:維基百科)
在古榕樹裡有一間保安宮,在大熱天底下,進到古榕樹林裡面,超級涼爽!! 
在老大買仙人掌冰的同時,他也請店家提供新鮮的仙人掌給我們試吃,結果吃了一個舌頭去扎到刺@@ 好痛!!!

 

DSC_0836.JPG

DSC_0838.JPG

終於來到今日的重頭戲,夜釣小管~
這次夜釣小管之旅,是請龍門海鮮協助定的,
晶翔號也是親戚介紹才知道~~~
不過第一次出海夜釣,超怕自己吐得很慘~
所以一直都很緊張,不過海面看起來是很平靜,應該是還好吧!
釣小管有兩個時段,18:00 &21:00 
因為隔天還要跳島行程,所以就決定早一點去釣,
也可以早一點回飯店休息!!

 

DSC_0840.JPG

IMG_7092.JPG

DSC_0846.JPG
釣小管釣竿,其實沒有放餌,是直接用鉤子勾起來!

 

DSC_0850.JPG

DSC_0851.JPG

兩個小時之內全船釣了約40支的小管,我們這組只有一個人釣到兩支....
其他都槓龜.....唉~運氣超不好的!
不過船家會在中途提供新鮮小管&小管麵線給客人食用喔!
這次吃到的是麵條~真的很新鮮喔!

釣完小管,就準備啟程回飯店嚕!
今天入住的飯店是在南海服務中心旁的澎湖福朋喜來登
夜晚打上燈光,就覺得超像城堡的~
超美~大廳、房間、泳池 下次介紹嚕!
 

DSC_0871.JPG

IMG_7096.JPG

IMG_7097.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mwei63074 的頭像
    ymwei63074

    ღ♔Weiウィ♔生活の點點滴滴ღ

    ymwei630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